這義是本於信,以致於信.如經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羅一17)
2011年11月9日星期三
信心的主體 (路十七1-19)
主耶穌一口氣說了五個比喻,表面上它們分別講及不同的事件和教訓,實在耶穌想講明一件事情:信心。
第一件:不要絆倒人(1-3)
絆倒人大既是指引人犯罪。但耶穌將絆倒人與把磨石拴在人的頸項上丟在海裏比較,而非直接指殺人,似乎祂有更深的意思。絆倒人,似乎指出像法利賽人,借信仰和神的名去引人離開神,只靠自己,靠行為,靠建功事業。當人漸漸自以為親近神,其實卻愈來愈離開神,像拴上石頭,慢慢沉進大海。今天很多人以事奉為名,卻是自我滿足,自我崇拜,以信仰的外殼吸引人,卻在絆倒人。
第二件:饒恕(3-4)
耶穌以逐步的講法指出饒恕的道理。先是勸戒,再饒恕別人一次,再別人饒恕別人七次。一次比一次難。對,人的耐性有限,不能無限的忍耐,無限的接納,這是人的限制。主耶穌就是要叫人看出自己的限制。而人也是不斷的得罪神,神卻是無限量地忍耐我們。
第三件:信心(5-6)
門徒聽到而感到困難,所以立即問:如何加增信心(作這一切的事)?耶穌說明,信心是可能的,就是對這棵桑樹說要拔起根來、栽在海裏、也必聽從。這是這段落的中心部分,也是主題部分。
第四件:誰是主人?(7-10)
耶穌接著回答門徒有關信心的問題。祂要他們思想誰是主人。祂用僕人和主人的比喻,指出人在神面前是如何的卑微,我們當謙卑地承認: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所作的本是我們應分作的。我們今天生活動作存留,都是被差派的。我們不是自己的主人,更加不是別人的主人。
第五件:讚美(11-19)
十個長大痲瘋得醫治,只有一個回來大聲歸榮耀與神。耶穌問:潔淨了的不是十個人麼.那九個在哪裏呢?耶穌不是要其他九個人向祂歌功頌德,而是希望其他九個人認清恩典,從而回轉歸向神。回來的一個既是痲瘋病人,也是撒瑪利亞人,在猶太人中是雙重的恥辱。或許,那種人才會學到謙卑,學到自己的限制,方能稱謝。
人的自大,令我們主僕不分,最終對萬事沒有信心,更加依靠自己,更加不能放手,很痛苦的,也會令他人都一起痛苦。信心,建立於我們自知自己的身份和位置。
經文: http://www.ebaomonthly.com/bible/bible_cuv.php?book=42&chapter=17
2011年11月3日星期四
這麼大的信心我沒有遇見過 (路七1-10)
如果我們能夠親耳聽見主耶穌這樣對我們讚賞, 真是難能可貴. 這事發生在二千年前, 在一個百夫長身上. 他不是以色列人, 但主耶穌竟然將他與以色列人比較, 甚至比以色列更有信心. 什麼是信心? 信心是否阿Q式相信神會應允你的祈禱?
配與不配
百夫長初時託以色列的長老去求見耶穌, 希望祂拯救患病的僕人. 長老說百夫長是配得的, 因為他愛以色列的百姓, 而且為他們興建會堂 (4,5). 對於以色列人, 這是羅馬人對他們很大的恩惠. 可是, 百夫長自己卻說不配, 甚至不配去見耶穌(7). 在長老眼中, 人配得, 因為人所做事, 是行為. 可能是地位身份, 可能是愛心, 可能是建樹, 可能是關懷弱小 (拯救他的僕人). 不過, 百夫長看出並非如此. 他認為即使自己是誰, 做了什麼, 都不配. 我們得神恩惠, 也原是不配. 我們之所以配得, 原是神賜予. 是祂主動的恩典. 信心建於恩典. 相信白白的恩典, 才是信心之始. 得救本乎恩, 也因著信.
有權與沒有權
百夫長有權, 可以一呼百應, 手下有一百人. 但他竟然不能叫一個人從病裡康服. 他也沒有信心去叫耶穌, 他託了長它, 也託了身邊的朋友. 我們可以不斷地擴張我們的能力和勢力嗎? 開始, 但始終有限. 百夫長以上有千夫長, 千夫長以上有君王. 權力對軍人很重要. 百夫長深明最終的權柄在於神, 在於耶穌. 他相信耶穌可以用一句話去醫治, 也有權不醫治僕人. 我們願意認定神的主權嗎? 這份認定, 叫我們更明白神的心意. 信心建於明白神的指意.
看見看不見
百夫長何時信了? 不是耶穌行出神蹟後, 反而是耶穌什麼還沒有做的時候, 也在百夫長未見過耶穌一面的時候. 有趣是, 故事的主角 (耶穌與百夫長) 從未見面而有互動, 在聖經的記載是少有的. 另一有趣地方, 是經文也沒有講述耶穌做了什麼去醫治. 我們也沒有見過耶穌, 有時看不到事情是如何發展的. 但信讓我們"親眼"主. 難怪信是未見之事的確據.
經文: http://www.ebaomonthly.com/bible/bible_cuv.php?book=42&chapter=7
2011年10月26日星期三
死亡, 繩索, 深淵 (詩篇十八篇)
每個人或許生命有個深不可測的深淵. 平常時, 我們看不見, 測不到. 當危機出現, 焦慮臨到, 便自然感到身在深淵之中, 四面黑暗, 有種不寒而慄的感覺. 深淵中可能是一種莫明的恐懼: 內心不被接納的感覺, 沒有人明白的孤單, 成長中的創傷, 失去能力感的恐懼...這份恐懼和焦慮, 又往往形成重重的繩索圍繞著我們, 叫我們走向兩種極端: 完全將自己放軟, 沉溺在痛苦之中, 苦中自苦; 不斷掙扎與逃跑, 麻木自己.
大衛從神找著愛. 他深情地, 流住淚, 說: 神啊! 我愛你. (1) 不是一種蜜月式的愛情, 而是經歷苦痛危難, 經歷只有神能夠拯救, 能夠顧念, 所產生的感動, 回應一聲, 只有你, 我只有愛你. 愛是一種關係. 你與我, 我與你. 所以大衛欲罷不能地指出祂是我的XX, 我的XX, 我的XX...(2-3). 與及呼求和聆聽. (6)
今日我們與神是何種關係? 祂是我的什麼? 我的僕人, 聽我們話事? 我的偶像, 由我自己去塑造祂的形象? 還是我可以住在祂裡面, 被祂完全的包圍?
大衛開始認識神, 創造者 (7-19), 大能者 (30-45). 重新認識祂. 當我要更新生命, 就是每而要重新認識祂的時候. 每早晨都是新的, 不是指太陽是新的, 指我們每天都當自己不能測透神, 要歇力去認識祂的創造與作為, 發現祂的偉大與能力.
之後, 大衛可以認識自己, 看自己要成為怎樣的人, 才配與神相近. CLOSE. 指接近, 也指相似. 慈愛的人、你以慈愛待他.完全的人、你以完全待他。清潔的人、你以清潔待他.乖僻的人、你以彎曲待他。(25-26) 這種對照, 說明神人的互動, 似嬰孩學習母親的動作和言語, 在互動帶著情感和快樂.
神未必給我們的困難, 立即賜下一種靈丹妙藥, 叫我們立即解救於深淵綑綁. 但祂同在, 同在的作用是叫我們得著平安安慰, 從相交中, 得著祂, 面對自己. 最後, 大衛能認定耶和華是活神 (God alive!) (46), 更能拯救他脫離死亡.
經文: http://www.ebaomonthly.com/bible/bible_cuv.php?book=19&chapter=18
2011年5月18日星期三
秩序 (創世記六5-22)
最近,新聞報導一間大學學生要求學生宿舍容許男女同宿,方便彼此交往。我又最近聽到一個男孩子說,當他看到一個女學生召募補習老師,他立即想成為老師親迎近她,甚至與好發生性關係。我最近又看到一個有關青少年性行為的調查,受訪者中,平均第一次性行為是14.4歲。對!是14.4歲,不過是剛發育的時間。而且男孩子第一次性行為原因首位是"衝動",女孩子首位原因是"沒有特別原因"。這是什麼世界?當然,我們還未談到成年人的問題,社會氣候問題等。創世記第六章提到一個相似的世界。耶和華見人在地上罪惡很大、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5)。不但是行為上的惡,就是思想中都充滿是惡。現代人,也有不少思想中總是性,淫,金錢和權力。用盡不同方法,不擇手段。
神的回應是什麼?耶和華就後悔造人在地上、心中憂傷。(6)原本的意思,極其憂傷,痛心。神痛心自己一手所創造的人,竟然完成不像祂自己。表面上,神要懲罰,要審判。其實,祂要回復,要重新秩序。有神學家說:審判不是為了獎與罰,而是要重新應有的秩序。
神指導挪亞方法造方舟,好像叫他創造一個新的空間,去盛載萬物,立於天與水之間。(14-16)
神指示他們一男一女(四對男女人類),及不同的動物,都是一男一女,叫他們再次生養眾多,遍滿大地。(18-19)
而且,神也按祂的心意,叫萬物各從其類,正像創世時,神叫萬物各從其類一樣。(20)這是一種秩序。
最終,世界叫重返神的秩序,乃要聽從上帝的話,所以挪亞就這樣行.凡神所吩咐的、他都照樣行了。(22)
按創造,我們要管理大地,不是破壞大地。
按生育家庭倫理,我們要性建立在家庭。
按分類,每人都有自己的位份和本份。
按生命,我們要順服神,聽祂的吩咐。
以上都是建立在神與人所立的約中間,為要使人重新得生命,並要的更豐盛。(18)
圖:Adelee Tong
經文:http://www.ebaomonthly.com/bible/bible_cuv.php?book=1&chapter=6
2011年5月6日星期五
變亂口音(創世記十一章1-9節,使徒行傳二章1-13節)
最近重溫一次世界歷史,發覺戰爭在歷史上是不斷不斷的,主要目的與原始人一樣,都是為了生存,爭取資源和土地,維護自己的群體。語言不同,將人劃分了,將人類文明與宗教都劃分了。創世記記載了一個經典的事件,就是巴別塔。其實,聖經說這個城叫巴別,並非塔的名字。不過,簡單化地都叫塔做巴別。巴別的意思是混亂,正說明了這個混亂的時代。
似乎聖經將人類與巴比倫結了不解緣。示拿地,就是巴比倫。亞伯拉罕也是出自巴比倫。以色列人也曾被擄到巴比倫。或許巴比倫就是當時的盛世地方。但在愈盛世的地方,愈有罪惡。當時,他們說:來罷、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他們興建一座塔,1)為了塔頂通天,想通向上帝。2)為要傳揚自己的名。3)不想分散。
1)通向上帝,本來不是壞事。不過,這是主次的分別。事實往往是神主動向我們彰顯,而非我們可以透過自己的能力去接觸上帝。就是我們祈禱都要奉耶穌的名,通向天父。他們想與上帝平等。
2)傳揚自己的名,而非上帝的名。我們以為生命在自己手裡可掌握,實是錯的。是誰數算我們頭髮,知道我們在花世上的年日呢?人以為可以為自己做時什麼,不過是神容許而已。當神不容許時,我們不能作什麼。
3)不想分散,神想叫人合一,像祂自己合一一樣。但合一的目的是什麼?不是為我們的利益,而是榮耀上帝,見證上帝。
最後,神阻止塔的工作,叫他們分散,變亂口音。
新時代開始,主耶穌為人捨身贖罪,而聖靈降臨人間。使徒按着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來。
1)當聖靈主動在人身上,人與上帝接通。
2)使徒的工作,就是見證主,奉祂的名工作。彼得說: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着得救。
3)教會合一,東猶太人和外邦人不再分散。
這是血氣的工作,與聖靈的工作的明顯分別吧!
2011年3月30日星期三
創世記十六1-16, 廿一8-21
亞伯拉罕,撒拉和夏甲的事件,看來是一個個悲劇,彷似現代社會的種種家庭問題:
* 兩地婚姻問題(希伯來和埃及人)
* 家族爭產
* 離家出走
* 貧窮問題。。。
面對如此這般家庭問題,我們聽到很多哀聲:
* 撒拉的哀聲是兒子不被尊重,家產可能被別人分薄(廿一10)
* 亞伯拉罕的哀聲是為以實馬利的前境和兩個妻子的問題而戰抖(原文憂愁其實指戰抖)(廿一11)
* 夏甲的哀聲是為自己和兒子生命危在旦夕,也為自己的路途(廿16)
可是,我們的出路是:神聽見。
對於夏甲來說,她對"神聽見"這個字不會陌生。她第一次逃走時(夏甲的原文是逃跑),被神遇見和看見(十六13-14),而且神叫她為兒子起名叫以實馬利,就是神聽見的意思(十六11)。當你天天呼喚自己兒子的名字,就是神聽見,應該會緊記神是聽見人的神。可是,夏甲忘記了!
當夏甲走投無路,身上沒有食水,心都死了,只有放聲大哭。但神再一次聽見,祂聽見童子的聲音(廿17)。有趣是,聖經沒有記載童子的聲音,但測透人心的主仍然聽得見。神叫她眼睛明亮,看見水井,保佑童子的成長,成家立室,成為大國。。。。
當我們面對自己的苦難困難時,是埋怨?是放棄?還是仍然相信神,呼求神?相信祂必聽見。祂聽我們有聲無聲的祈禱,甚至祂愛惜我們的眼淚放在皮袋裡(詩五六8)。當我們有這信心,就能眼睛再次明亮,看得見神的作為,等候神的應許實現。
亞伯拉罕,撒拉和夏甲三個都不是完全人。亞伯拉罕優柔寡斷又曾說謊,撒拉自私,自己"笑"又不准以實馬利"笑",和夏甲缺乏信心。但神仍然顧念他們的苦情,當然也顧念我們吧!
繪圖:ADELEE TONG
經文:http://www.ebaomonthly.com/bible/bible_cuv.php?book=1&chapter=16
http://www.ebaomonthly.com/bible/bible_cuv.php?book=1&chapter=21
亞伯拉罕,撒拉和夏甲的事件,看來是一個個悲劇,彷似現代社會的種種家庭問題:
* 兩地婚姻問題(希伯來和埃及人)
* 家族爭產
* 離家出走
* 貧窮問題。。。
面對如此這般家庭問題,我們聽到很多哀聲:
* 撒拉的哀聲是兒子不被尊重,家產可能被別人分薄(廿一10)
* 亞伯拉罕的哀聲是為以實馬利的前境和兩個妻子的問題而戰抖(原文憂愁其實指戰抖)(廿一11)
* 夏甲的哀聲是為自己和兒子生命危在旦夕,也為自己的路途(廿16)
可是,我們的出路是:神聽見。
對於夏甲來說,她對"神聽見"這個字不會陌生。她第一次逃走時(夏甲的原文是逃跑),被神遇見和看見(十六13-14),而且神叫她為兒子起名叫以實馬利,就是神聽見的意思(十六11)。當你天天呼喚自己兒子的名字,就是神聽見,應該會緊記神是聽見人的神。可是,夏甲忘記了!
當夏甲走投無路,身上沒有食水,心都死了,只有放聲大哭。但神再一次聽見,祂聽見童子的聲音(廿17)。有趣是,聖經沒有記載童子的聲音,但測透人心的主仍然聽得見。神叫她眼睛明亮,看見水井,保佑童子的成長,成家立室,成為大國。。。。
當我們面對自己的苦難困難時,是埋怨?是放棄?還是仍然相信神,呼求神?相信祂必聽見。祂聽我們有聲無聲的祈禱,甚至祂愛惜我們的眼淚放在皮袋裡(詩五六8)。當我們有這信心,就能眼睛再次明亮,看得見神的作為,等候神的應許實現。
亞伯拉罕,撒拉和夏甲三個都不是完全人。亞伯拉罕優柔寡斷又曾說謊,撒拉自私,自己"笑"又不准以實馬利"笑",和夏甲缺乏信心。但神仍然顧念他們的苦情,當然也顧念我們吧!
繪圖:ADELEE TONG
經文:http://www.ebaomonthly.com/bible/bible_cuv.php?book=1&chapter=16
http://www.ebaomonthly.com/bible/bible_cuv.php?book=1&chapter=21
2011年3月16日星期三
十災(下) (出埃及記七章14至十一章10)
十災給以色列人和埃及人的意義,可能是天災給我們的啟示。
認識真神
神是創造者,是掌管萬有的。祂是主宰,而非人是主宰。"我要使法老的心剛硬、也要在埃及地多行神蹟奇事。"(七3)神要向埃及人多行奇事,所以所謂十災,指多的意思。而且,"我伸手攻擊埃及、將以色列人從他們中間領出來的時候、埃及人就要知道我是耶和華。"(七5)就是在第七災和八災時,神也說:其實我叫你存立、是特要向你顯我的大能、並要使我的名傳遍天下。(九16)並要叫你將我向埃及人所作的事、和在他們中間所行的神蹟、傳於你兒子和你孫子的耳中、好叫你們知道我是耶和華。(十2)。神分別希望以色列和埃及人都認識祂。神的心意是要萬國萬民,不分好歹,都認識祂。
悔改的心
我們從頭一災至十災,神都給予機會法老去改過自新。神的目的不是毀滅,是重建,重建生命。可惜,法老最終認識有耶和華的存在。不用奇怪,埃及人是多神主義,多一個神,少一個神,分別不多。而且,更重要,他們以國王為神。他們的神廟有王的神像。人心最敗壞,不單是不認識神,而是將自己當作神。自己比萬事,比其他人,比上帝都重要。
分別出來
十災中,比較明顯指出,由四至七,九至十災,都是只有埃及人受災,以色列人是幸免的。正如十一7說:至於以色列中、無論是人是牲畜、連狗也不敢向他們搖舌、好叫你們知道耶和華是將埃及人和以色列人分別出來。神不但要拯救以色列人,也要以色列人從不信的埃及人分別出來。基督徒要從世俗分別出來,就是聖潔的意思,也是教會(召出來)的意思。我們有時幸免災難,不是我們有什麼好處,也不是幸運,而是神的恩典,讓我們可以存活,繼續見證祂。
我上月剛剛從日本仙台回港。我對是次災難,感受很深深。我明白,一切全是恩典,人太渺小,渺小得一點都不可誇。
繪圖:ADELEE TONG
十災(上) (出埃及記七章14至十一章10)
天災連連,令人想起出埃及記的十災。十災給我們什麼教導呢?
先看十災的推進:
生活上的不便:血,蛙
身體上的不便:虱,蒼
身體上的疾病(由生畜到人類):瘟疫,瘡
農作物死亡(糧食):雹,蝗
人與人之交情:黑暗(人與人不能相見),殺長子
人類可以忍耐不便,可以忍受疾病(疾病可醫治),也可以暫時缺乏食物,但不能忍痛失去親情。這是人類最大的痛苦。不過,痛苦何來?乃是法老的態度,令災難升級:
血:人可以挖地取水,法老仍然心裡剛硬
蛙:法老見災難鬆緩,所以硬著心
虱:法老表面地認識是神的手段,仍然心硬
蒼:欺騙以色列人可以走,但不能走遠,心裡硬起來
瘟疫:見以色列人的牲畜沒死,心裡不服,固執起出來
瘡:所有人都站立不住,仍然硬剛硬
雹:表面認罪,但愈發犯罪,硬著心
蝗:表面認罪,欺騙以色列人,只准壯年人去,心卻剛硬
黑暗:表面認罪,欺騙以色列人,要他們留下牲畜,心剛硬
殺長子:雖然讓以色列人去,但最後變心(十四5)
人的罪性,叫人先不認識神;就是認識神,仍然不相信祂。就是認識祂,害怕祂,有時仍然不肯認罪,就是認罪,也不願改過。就是改過,之後又會變心,仍然犯罪。人就是如此軟弱,縱有神的管教,仍然不信。
2011年3月2日星期三
走出COMFORT ZONE (出埃及記十四章)
今天埃及人起出他們三十多年的"COMFORT ZONE", 走出街頭起義, 推翻獨材政權. 昔日, 神要以色列人起出他們在埃及的COMFORT ZONE, 走向希望和應許之地, 就是迦南美地.這是出紅海的事蹟.
生命, 成長, 遷徙
昨天與一位同工分享, 開始明白聖經提到很多人口的遷徙: 亞伯拉罕出吾以, 以至以撒, 雅各, 約瑟, 之後的摩西和約書亞. 大衛的逃難, 被擄, 回歸, 分散各地的以色列人, 耶穌走遍各城各鄉, 門徒 (特別是保羅) 四處傳福音....基督徒在世是客旅等...都是不斷的遷徙. 生命成長, 就是屬靈和屬世的遷徙. 被神引領, 由一方走向另一方. 有時候, 神要我們走出一直的COMFORT ZONE. 但以色列人遇上埃及人的追捕, 便開始埋怨和哭泣: 難道在埃及沒有墳地、你把我們帶來死在曠野麼、你為甚麼這樣待我們、將我們從埃及領出來呢。我們在埃及豈沒有對你說過、不要攪擾我們、容我們服事埃及人麼、因為服事埃及人比死在曠野還好。沒有遷徙, 沒有成長, 就是仍在埃及之地為奴.
立定和沉默
當以色列人懼怕時, 摩西用神的話去鼓勵他們(沒有指責), 1) 不要懼怕、只管站住, 2) 只管靜默、不要作聲。第一點是立定, 不要強要走自己的路, 用自己的意思. 堅立在神的指意裡. 第二點是沉默, 就是安靜, 聆聽神的引領聲音. 最終, 要觀看神所要施行的救恩. 神便利用雲柱, 和祂大能的手, 分開紅海, 推倒埃及的馬車.
知道祂是耶和華
聖經兩次提到神顯神蹟, 為要使埃及人知道祂是耶和華. 有趣是, 最後所有埃及人都死了. 他們沒法知道祂是神. 不是! 他們一直有機會去認識耶和華, 由十災開始...至曠野的路上, 埃及觀看了神很多很多的神蹟, 他們仍然不知道, 不確認祂是神, 是掌權者. 所以, 他們最後都再沒有機會認識神. 相反, 以色列人最終看見耶和華向埃及人所行的大事、並且敬畏祂、又信服祂和祂的僕人摩西。神天天行了很多大小的事, 你看見嗎? 神等待你發現祂的足跡. 如果人還是心裡剛硬, 神一天會不再向你顯出祂的慈愛與大能.
繪圖: ADELEE TONG
經文:http://www.ebaomonthly.com/bible/bible_cuv.php?book=2&chapter=14
2011年2月4日星期五
隱藏的嗎哪 (出埃及記十六章)
十六章描述以色列人在曠野兩個多月後,發現開始缺乏糧食而發怨言。但慈愛和信實的主應許他們天上的食物(詩篇78篇),包括鵪鶉與嗎哪。在新年開年的時間,讓我們思想嗎哪的屬靈意思。
嗎哪是神的隨時供應,不多也不少
耶和華吩咐以色列人,在早上按着帳棚裏的人按着人數收嗎哪,各拿一俄梅珥,不多也不少。神有祂的時間和節奏,人要按著神給人預備的節奏生活,隨祂的時間表。而且,祂的恩典夠用,在我們的難處和軟弱上完全。我們很多時間會像一些以色列人,希望以自己的時間表和要求去生活,總上徒勞無功,自己吃苦。
嗎哪是神與人的回應與合作結果
經文中,多次用上"神聽見"和"以色列人看見(神的榮光)"當我們願意真誠祈禱,神會聆聽和回應,我們便能看見神在人身上的作為,如何顯出祂的大能與慈愛,知道祂是耶和華他們的神,並且甘心樂意遵行祂的指意。
另外,神雖從天降下嗎哪,仍然要人用手去拾取,是神與人的合作過程和結果。我們祈求,也要我們按神心意進取工作,不是完全不勞而獲。
嗎哪是讓人世世代代記念神的恩典
嗎哪的原意是"這是什麼?"對的,我們很多時間不明白神的恩典,竟如何豐富,竟為我們罪人而賜下,竟在不經意或最艱難的時間出現...這是什麼?如等奇異恩典。當時,神還吩咐以色列人拿一個罐子,盛一滿俄梅珥嗎哪,存在耶和華面前,留到世世代代。我們也要將祂的恩惠記念與傳揚。
嗎哪是基督將自己賜給世人
主耶穌稱自己為真正的嗎哪,是天上的糧食,人吃了,就得著飽足,直至永遠(約六25-59),是天父賜給世人最好的嗎哪。人只要提出手,接受基督,便可以得著這永恆的糧食。啟示錄對於別迦犘教會提到隱藏的嗎哪(啟二17)。這時代,摩西亞倫所存留的一罐子嗎哪,已經消失了。所以,隱藏的嗎哪可能是我們久已遺忘了的神的恩典,也可以是神顧念世人,將自己的獨生兒子賜給我們,這是永恆不變不朽壞的基業。
現在的世代如同別迦犘教會的時代,有假先知,拜偶像,姦淫和分黨分派。願我們信徒每天過得勝生活,領受隱藏的嗎哪。
2011年1月27日星期四
我們的依靠 (出埃及記十七8-16)
曠野是危險,艱難和辛苦的地方.生活有時也像曠野,我們面對重重困難和考驗.視乎我們如果面對.
耶和華是我們的依靠
以色列人在利非訂遇上兩個困難:1)沒有食物和水,代表生活和生理上的困難與缺乏,2)遇上敵人亞瑪力人,代表生活上的危難.不錯,叫人沮喪,倒下,甚至離開神的事,往往離不開生活上的缺乏和危險.神以祂賜給摩西的杖,叫磐石出水(5節),也叫摩西上山祈禱(9節).神的杖代表依靠,我們單單轉向神,便大依靠.你的杖,你的杆都成為我們的安慰,指引和扶持.
生活的事,就是屬靈的事
這段經文表面上記載一場與亞瑪力人戰爭,實際上大部分編幅都是記載摩西在山上祈禱.祈禱的地點才是爭戰的主場地.在我們選擇和行動的時候,往往是屬靈的經歷或考驗,現實和屬靈互相呼應,視乎我們如果應對.正如摩西何時舉手,約書亞何時得勝.依靠神不單是一種屬靈的經驗,乃是與生活息息相關,就是生活的部分.最近,我希望二月份放假出國,可是我要上課,而且課程不能請假.初時我想裡想:我總不能以出國為理由請,不如找個藉口請假吧!但再想,這是說謊.所以,最後我祈禱神:神呀!我不想說謊,願你要你的方法幫助我.當上課的時間,竟然有人提出二月份有一天不如改時間,而且一呼百應,最終順利改了時間,當日放假一天.這是一個現實與屬靈合一的經驗.
不可忘記祂的恩惠
我想,經文的重點不止停在祈禱,停在勝利.而是停在14-16節.神吩咐摩西做三件事:1)將這事寫在書上,2)唸給約書亞聽,3)築一座壇世世代代記念神為耶和華尼西.目的全是叫人不可忘記祂的恩惠.你會將你的屬靈經驗記下嗎?提醒自己嗎?向人分享嗎?願所有得著這份堅固的依靠.
繒圖:Adelee Tong
經文:http://www.ebaomonthly.com/bible/bible_cuv.php?book=2&chapter=17
2011年1月23日星期日
你們要聖潔(出埃及記十九章)
這段經文有點令人費解,一方面神叫以色列人歸祂,親近祂,作祂的子民(4-6),另一方面又叫以色列人遠離西奈山,劃清界線,好像遠離祂(12-13,21-24)。神的意思是什麼?
親近神
今天在港島南區行山,看見天上有許多鷹在飛翔,自由自在。祂說自己如鷹將以色列人背在翅膀上,帶來歸祂。我想到以色列人在強盛的埃及帝國手下,如何可以脫以險?奇蹟只有背在鷹的翅膀上,才可以飛向自由,飛向應許之地。這個神蹟就是神自己。但神的心意不只讓以色列人脫離埃及,祂最終要他們歸祂,祂要作他們的神,他們作祂所愛的子民。這是一種關係。這個關係有一個記號,就是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
聖潔的身份
祭司的國度,是在萬國面前,作上帝的代表,將萬民帶到神面前。聖潔的國民,是在萬國面前,分享出來,讓人認識聖潔的神。當然,歷史中,我們看到以色列人往往失敗,因為他們沒有遵行祂的話(成為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的方法)。不過,我們要謹記這是神對我們信徒的期望。這是親近祂的方式。
因此,神在頒布十誡(祂的律法)之前(廿章),先要他們經驗何為聖潔,即什麼是分別為聖,神是何等聖潔(分別人出來)的神。祂要與以色列人立界限,也要他們自潔三天。所以聽道,聖潔和警醒是一體的。這樣做,我們才能達成神對我們的期望,乃是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最終,我們可以回歸上帝,獲取生命的救贖和自由。
世界不斷在拉攏我們,走入世俗裡。我們要警醒,知道我們的身份和本位。我們最終是走出埃及,歸向神所應許之地。
繪圖:Adelee Tong
經文:http://www.ebaomonthly.com/bible/bible_cuv.php?book=2&chapter=19
2011年1月5日星期三
Why not me? Why me? (民數記十二1-15; 十六1-40; 十七1-13)
民數記一口氣將三個類似的事件連在一起,一次又一次警剔以色列人,又警剔我們。
首先,是米利暗和亞倫妒忌摩西(表面上),指"難道耶和華單與摩西說話,不也與我們說話嗎?"聽清楚,他們是埋怨上帝,為何不與他們直接說話,令他們在以色列人面前有說話權,甚至話事權。最後,米利暗被神使她患上大痲瘋,要在營外關鎖七天。
之後,可拉一黨(二百五十個首領),攻擊犘西亞倫,指他們"擅自專權"(表面上),實際是埋怨神沒有給他們分別為聖上之聖,給他們無上權力。最後,他們被開了口的地吞下去,或者被火燒死。
第三,全會眾攻擊亞倫,因此神叫十二支派的首領各人拿出杖,看看神實在揀選誰。最後,只有亞倫的杖發了芽、生了花苞、開了花、結了熟杏。最後,以色列人被神指責為背叛之子,以色列眾人懼怕,對摩西說:我們死啦、我們滅亡啦、都滅亡啦。
1)領袖與權力
領袖的權力由神所定所賜,不是公平的問題,是神主權的問題。米利暗,亞倫和可拉表面上想講公平的問題,其實他們得罪神,犯了埋怨神的罪。正如撒母耳指責掃羅,不是輕視撒母耳,乃是輕視神。當然,權力之中包含了比較:恩賜和能力,會眾的支持和受歡迎度,對事工的影響力,別人的認同等等。試問我們事奉是為了地上的賞賜,還是天上的賞賜呢?試問我們可以認同神的在各人身上的"分工",建立基督的身體呢?以上都是心態的問題。我們要好好處理內心的自卑和失意,學習真正的謙和(民數記十二3)
2)領袖與會眾
三個事件,範圍不斷擴大,先由兩個領袖,之後二百五十首領,再之後竟然全會眾。看屬靈領袖的行為和表現,影響如何大?他們的表現,不但影響自己與神的關係,更給會眾不良的榜樣。再者,神的懲罰最終不但在領袖身上,更在眾人身上。米利間暗的事件,令會眾停止起步七天;可拉的事件,叫之後遭瘟疫死的、共有一萬四千七百人;而最後的發芽之杖事件,更令全眾擔心全都滅亡。我聽過有傳道人在講台上,單單打打一些有名的牧師什麼什麼。我感覺到這個人心中的酸溜溜。可是,他正在影響會眾如何看事奉,如何看神的主權,如何學習順服。以上是行為表現的問題。
以上的問題離不開兩個問題:Why not me? (為何我不是這樣?), Why me? (為何我要如此這樣?)。兩者是銀的兩面。其實,神不是叫我們問"為什麼",乃是叫我們學習順服和等候,當中享受神的同在和同工。這是快樂。最近,我被邀請參觀一個朋友的家。他三十出頭,已經家住在豪宅,屋內盡是名貴傢私和古董。我當時心裡一酸:為何我仍是這樣子?但之後,我反省和祈禱:神啊!我知道你為我揀選了一條特別的道路,求你幫助我明白,叫我即使不明白,也甘願走上,最後令我明白什麼是永恆的快樂。我要學習順服。(順服由屬靈的體會開始,不是勉強的接受)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