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義是本於信,以致於信.如經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羅一17)

2010年1月25日星期一

等你回頭看祂一眼(列王記上十八20-40)




生命是個謎,很多時候沒有答案。為何遇見失敗?為何生老病死?為何苦難禍患?人在迷茫中,感到抑鬱,聰明一點的人,就追隨不同宗教,嘗試找出答案。答案在那裡?

生命的顛簸
以色列人上至帝王亞哈,下至平民百姓,都跪拜巴力,目的是解決人生問題(如務農)。可是,當天旱三年零六個月,百姓不斷祈求巴力,巴力也沒有給他們什麼好處和回應。為何他們仍然對巴力死心塌地?或許,宗教變成他們心靈一刻的慰藉,心理作用多於實際。其實,以色列人內心世界很矛盾,徘徊在耶和華和巴力兩隻船之間(21)。我們也是如此,面對人生逆境和困難時,總是三心兩意:瑪門與上帝,成功與失敗,信靠與信自己...種種不穩定不但不會帶給我們多幾分安全感,反而令生命更顛簸,繼續抓著虛無的東西,自以為聰明,實在自欺欺人。

有關係的神
表面上,巴力先知與以利亞各自向他們的神"作法",沒有大分別。巴力先知花上很長時間(由上午至黃昏)不斷祈禱,敬拜跳舞,克苦己身。其實我很欣賞他們對巴力的委身(甚至毀身)。不少宗教也如是。不過,當聖經詳細地描述以利亞如何預備祭壇:用十二塊石頭(代表神設立十二支派)作基石,挖溝,擺柴,把牛犢切成塊子(代表神建立律法),盛水倒水(當時水很珍貴,代表重視),一次兩次三次,祈禱求應允...表達了一個重要信息---耶和華是與人有關係的神,是歷史中與人有關係的神,是歷史中與人有關係,並且回答人(應允的原文)的神。原來,答案是與神不斷對話交往的關係過程。很多宗教以哲學和知性解答生命的問題,但基督教信仰以人神關係,去回應生命的問題。這關係的高峰是基督由神降身成人,與人建立更親近的關係。


答案?聖經只有輕輕帶過耶和華降下火來,燒盡一切。似乎過程比"答案"更重要。我們不知過程有多長,正如不知生命有多長。但我們可以選擇生命有多豐富。祂是個等候人的神,雖然耶和華的祭壇荒廢,先知只得一人,祂仍然默默等候人回頭看祂一眼(37)。你呢?


經文: http://www.ebaomonthly.com/bible/bible_cuv.php?book=11&chapter=18

2010年1月16日星期六

還是要禱告 (列王記上 十八 40-46)

以利亞是我們熟識的人物.我們比較認識他如何對抗四百五十個巴力先知,又如何在羅膝樹下聽見神的微聲.不過,我們可能會忽略了中間的小片段,就是以利亞戰勝巴力先知後,還是去禱告神,上了迦密山頂,屈身在地,將臉伏在兩膝之中(42). 希望神賜下雨水.他提醒我們最容易忽略了祈禱時,還是要禱告.

屬靈高峰時,還是要禱告
戰勝巴力先知後,以利亞沒有以為大功告成,他知道最終要為百姓向神討雨水(42).很多人在成功或屬靈高峰時,可能忘記初衷,甚至犯罪,如貪婪或犯姦淫.我們看到很多例子:總統,牧者.但以利亞提醒我們要謙卑祈禱.

別人迷失時,還是要禱告
亞哈是個不可救藥的人,眼見百姓沒有糧食,見死不救.眼見巴力先知失敗,也不痛心悔改.所以,以利亞叫他不如去吃喝吧!其實說:你沒什麼用,不如去食你飯吧!怎料,亞哈這個蠢人竟真是去吃喝(41,42).但以利亞沒有灰心.當沒有人欣賞自己的作為,沒有人與他並肩,他仍選擇祈禱.

當什麼都看不見時,還是要禱告
以利亞經常祈禱,學習聽神微小的聲音.他說:有多雨的響聲(41).當什麼都看不見,仍是烈日當空時,他聽見是多雨的響聲.僕人要花了七次時間,最後只不過看見一片如手掌大的雲(44),以利亞看見是可以阻擋馬車的大雨(44).他用信心的眼,看到神必定有作為,令他走在別人的前頭(46).我們前面仍是空空一片,就是要禱告時候

祈禱不是黃大先式的籤文.祈禱是與神的交往和向神的仰望,雖面向結果,其實重點卻不在結果,在於關係.還是要禱告,還是與神維繫關係吧!所以雅各鼓勵我們學習以利亞,說: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 以利亞與我們是一樣性情的人,他懇切禱告,求不要下雨,雨就三年零六個月不下在地上。他又禱告,天就降下雨來,地也生出土產。(雅五16-18)


經文:http://www.o-bible.com/cgibin/ob.cgi?version=hb5&book=1ki&chapter=18

生命師傅(列王記下二1-15)

我們生活在一個所謂知識型的社會,以為自己有很多學識.不少人擁有多個學位.可是,有很人根本沒有學過一些更重要的.我有很多機會接觸不同的人.很多二三十歲的人都向我分享,從來沒有人教他們怎做人,怎處事,怎樣管理自己等.原來學校與家庭教育都沒有教我們這一代如何做人.所以,我們真正需要生命師傅.

認定異象
以利沙認定以利亞為自己的生命師傅,縱然以利亞三番四次叫以利沙留下,可是以利沙仍然不願離開,總要跟著他.以利沙知道以利亞要去什麼地方,要做什麼工作.以利亞要到一些重要城市建立知先學校,希望在失守的國土(以色列)重建失落的信仰.我相信以利亞吸引以利沙的地方不只是他的個人魅力或感力,更重要是他的異象和工作.你發現身邊那些人的抱負和工作是吸引你?令你認同嗎?

加倍的靈
1)神感動的異象
當以利亞問以利沙有何所求時,以利沙提出一個奇怪的要求.他不要以利亞的能力和名譽.加倍的意思取自以色列人長子承繼名份是雙倍的,代表以利沙要承繼以利亞.一般人承繼早先的財物和遺產,有些人承繼名譽地位(名和利).但以利沙從多年跟隨以利亞的經驗中,認識到更重要是神感動的異象和差派的工作.所以,經文既記載以利亞以衣服打水分開約旦河,立即在以利沙身上重演一次,薪火相傳.

2)與神緊密的關係
很多人以為得著神的靈,似乎得著神的能力.這是一種錯誤觀念.神的靈降在祂喜悅和敬畏祂的人身上,表示神與人同在.祂是我們的神,我們是祂的子民.祂在我們裡面,我們也在祂裡面.以利沙所求是學習以利亞如何與神交往,重視與神的關係,而非個人能力和地位.當一個真正依靠神,認識神,自然清楚自己被派的工作,會得著神給予足夠的能力.好像你要架車去一個目的地,自然會預先入滿足夠的氣油

新約登山變像中,耶穌與門徒遇見摩西和以利亞.他們是以色列中最偉大的先知.他們有很多共通點:
與地上對抗黑暗權勢
在山上遇見火的神蹟
在西乃遇見神
在無水無吃的地方,神供應食物
四十天/年在曠野
分開約旦河/紅海
離世的過程成謎(摩西:申三十四4~6;猶9)

更重要的,聖經記載他們都有接班人,接班人重覆他們所行的神蹟(將水分開).我不在此比較聖經文學手法.我只想帶出一點:生命師傅留給接班人的東西,不是什麼神力,而是他們屬靈的氣質;屬靈的氣質,乃是與神的關係,對神的態度.因為真正敬畏神的人自然會吸引人,令人羨慕,留給別人的遺產是”做<敬畏神的>人的道理”.那麼,我明白為何以利亞聽到以利沙所求的即時反映是:這是困難的事(10, 原文)!因這是神的工作,不是靠人可達成的.

經文:http://www.o-bible.com/cgibin/ob.cgi?version=hb5&book=2ki&chapter=2



YES ... BUT(列王記下二15-22)

很多信徒活在YES,BUT的兩難之間,他們知道(YES)神必保守,必帶領,不過(BUT)他們仍然在面對困難和抉擇時,感到困惑,希望自求多福。Yes, I know, God. But I can't totally trust you.

尋找以利亞
先知門徒知道以利沙是以利亞的承繼人,得著神給以利亞的靈,並且前來迎接他,表示尊敬(15)。再者,他們早知道以利亞要離開,因為神要接走以利亞(5)。可是,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堅持找以利亞,並且作出很多計算,派出五十壯士(資源),想像神將以利亞放在那裡(方法),計算三天時間(時間)等。我們習慣在資源,方法及時間上計算,為自己前途,工作,金錢,兒女甚至健康計算,有時明知神必預備,神早已向你說明祂喜悅或不喜悅的地方,也會計算一番。計算漸漸成為一種自我安慰的過程。事實證明,先知門徒的計算是徒勞無功,三天也找不著以利亞(17,18)。若非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非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

治好惡水
改善水質是以利沙第一個神蹟,目的為要向先知門徒表明神的能力在他身上。耶利哥是個物產豐富的地方,是個大城市,相比今天的倫敦東京。當人以為可以憑外表計算一個地方(或事情)的好與壞時,例如看見地勢美好(19),反過來,當地的水質會令物產失收,甚至影響生命。人可以計算一切嗎?我們的判斷和觀察完全可靠嗎?即使可以以知識和經驗去計算,又可以改變現況嗎?正如以利沙說:是耶和華醫治了這水。不錯,是神在工作,在醫治,在拯救,不再使人死,還要叫人生命再次結出果子(22)。

最近我心頭有很多工作想做,想達成,但我願聽從。我願成為一片落在水溪的葉子,隨水飄流,讓流水帶領我到那裡,就到那裡。Yes, O Lord, I am scared. But I still trust you.


現代男與女的危機

有人在團契發問:究竟現代男性與女性有什麼危機。大部分女性指出男性的危機是"怕女人比他們優勝",而男性的答案似乎不一,好像顯出他們對女性認識有限。

我有不同的見解。在我觀察,今日男性的危機是"獨單"。

男性的獨單
香港大部分男性在童年和青春期,普遍缺乏父親的關懷和陪伴,大部分時間由母親照顧。可是當他們漸漸長大,希望成為"真男人"的時間,往往要離開母親,不做裙腳仔,獨力自學做男人。出到社會,"不成功,不成仁"的心態為男性增添無窮壓力,天天帶著面子(裝著面子)上班,也帶著面子(裝著面子)回家,怕別人發現自己的軟弱,同時失去年青時的真摰朋友。加上,力爭上游的壓力,也犧牲自己的興趣和朋友圈子。回家,沒有機會與太太分享,因為太太本身已經太多說話,嘮叨,和照顧孩子的工作,對話也時環繞家事孩子事。男人這時候,只想靜一靜,變得更沉默和獨單。

那麼女性呢?今日女性的危機是"很想被愛,卻不懂自愛"

女性的很想被愛,卻不懂自愛
女性在童年和青春期開始,被教育:如果你要別人錫你,要做好自己。自己的價值,須靠衣冠整齊,表現大方,說話得體。眼見母親為家庭的勞心勞力,一方面很欣賞,另一方面也很害怕他日變成母親的模樣,內心恐懼和矛盾。出到社會,為了在男性主導的社會爭一點席位,或者純粹一點公平的對待,所以要更加表現自己,往往比男性付出多幾倍的努力;感情上,在男多女少,男尊女卑的社會,女性更加為外表增值,討人歡喜。成為母親之後,似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便忘我地照顧下一代,也可能繼續希望家人,丈夫和孩子的認同。種種都反映女性很需要努力地找尋認同和愛。過程中,反而忘記了自愛和自我接納。

有的,還要加給(列王記下四1-7)

發覺大部分身邊的人都未必非常心理健康,自卑的人明顯是自卑,自大的人其實也是出於自卑,完美主義,其實內心恐懼和自卑.或許,我們都是生長在被打壓的文化氛圍下.先知門徒的妻子,面對丈夫的死和飢荒,內心只有恐懼和絕望.她看自己都是一無所有.

你還有什麼?
人喜歡自怨自艾,比不上別人好:沒有良好父母教育,沒有富有的家庭,沒有機會學琴,沒有機會出國留學,沒有別人的天份...看”沒有”總比看”有”的容易上十倍百倍.以利沙第一個問題是”我可以為你作甚麼呢”(2),表達他對這位寡婦的憐憫和關懷.第二個問題”你家裡有甚麼?”他希望寡婦看到自己的”有”.原來爛船有三分釘,她家中還有一瓶油讓神使用和增添(2).你的生命中,還有一瓶油嗎?加上,她還有兩個兒子(1).當我們失去一切時,發現身邊總有家人的同在.

拿空器皿來
我們對恩典有時會存有一點偏見甚至恐懼.莫大的恩典只會發生在非常敬畏神的人身上,我沒有資格,世事總要靠自己.或是,如果我得了很多恩典,神會要求我做更多的事,我做不來.人說:信心有多少,恩典也有多少.以沙利叫寡婦借來空器皿,有多少空器皿,就可以注入多少油(3-5).而且,生命也從此改寫(7).你有多少空器皿?你內心有多少空間讓神工作?你有多少依靠的心,可以張開你的雙手,拿走神的恩典?你的心有多大,就可以拿走多少.記載中,當沒有器皿,油就止住了(6).恩典止在信心和空間的邊緣上.

這是”有的,還要加給”的道理.與其自卑與自怨,何不找找更多空器皿?

被撕裂的青少年 (列王記下二23-25)

今天早上,遇見一位大約十多廿歲左右的少女,衣著大膽,一瞼少不更時的樣子,卻手抱一個似乎一兩個月的嬰孩.我看她一手嬰孩,一手拿著手提電話按鍵,而那嬰孩搖搖欲墜,真是驚心動魄.另有一位推著嬰孩車的太太,立即走向她,對她說:小心點.不是這樣抱bb的.我突然聯想:她是嬰孩的母親嗎?為何如此年青便成為母親呢?也想起現今很多少年人既真實又殘忍的故事.

列王記下二23-25也是個表面上殘忍的故事.

咒詛
當以利沙上伯特利的時候,被一群童子圍繞,笑駡他禿子.伯特利是先知學校,是敬拜的地方,而以利沙是著名先知以利亞的接班人,無人不知.他們如此譏笑以利沙,其實在譏笑上帝.以利沙之後回頭咒詛他們,四十二人被母熊撕裂(23-24).今天對青少年而言,咒詛不是來自先知,乃是來自不信,來自自以為是.伯特利是被異教文化所污染的地方,拜金牛.在充斥”偶像”和拜金的香港,青少年也受著社會文化咒詛,受破碎的家庭和損友咒詛,心靈被撕裂,生命變得四分五裂.

接捧人
前文是以利沙接捧以利亞,感動以利亞的靈,加倍感動以利沙(9).聖經的安排表達神要人在屬靈的爭戰上接捧,可惜在伯特利的地方,年青一輩非但沒有接捧,反而拒絕先知(神的代言人)和神的話.
-我們要奉主的名為青少年人的祈禱,願感動以利亞的靈,加倍感動香港的新一代.要他們口出非侮辱的話,乃是祝福人的話.
-我們要走遍城市(25),與他們的同行,正如以利亞與以利沙同行一樣(6).
-我們要在這城市建立敬拜獨一真神的祭壇.

看見這聖經記載,我們底會婉惜死去的四十二個少年人,但我們應更婉惜身邊心靈死去的少年人.這經文是審判的神蹟,目的是警剔人,願人回轉.


經文:http://www.o-bible.com/cgibin/ob.cgi?version=hb5&book=2ki&chapter=2

你的視力有問題嗎?(列王記下三5-27)

以色列王因為摩押王背叛,所以拉攏猶大王及以東王,聯軍對付摩押.當軍隊繞行七日的路程後,他們和所帶的牲畜都沒有水喝,未戰已經出師不利.為什麼呢?全因為人自把自為,”視力”出現問題.

忽視神
以色列王沒有求問神,是否要去攻打摩押.猶大王沒有求問神,是否要與拜偶像的以色列及以東人聯手.他們沒有求問神,是否要從以東曠野的路上去.他們眼中,只有理想,只有勝利,只有自負,沒有神.

可笑時,當以色列王面對困境時,就想起(埋怨)神,說:哀哉!耶和華招聚我們這三王,乃要交在摩押人的手裡.原來,神在他們心中的地位如此渺小和反常.當中,只有以色列王的臣子想起以利沙,從前服事以利亞的先知.難怪,以利沙一直冷待以色列王.他們如何看神?

重視神
最後,以利沙都勉強幫助他們,第一時間是專注於神.雖然我們不清楚找個彈琴來的真正原因,但可以想像,他想以音樂,更專心聽神的微聲.我們很多時想看自己想看見的”神蹟”(即以自己的方法),但神說:雖不見風,不見雨,這谷必滿了水.沒以人類常見的方法,也可以有源源不絕的水;沒有以往以利亞求雨的(既定的)方程式,神也可以工作

重視和忽視,都有個”視”字,代表我們內心的視覺和焦點.你的視力有問題嗎?有問題的話,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箴言三5-6)


經文:http://www.o-bible.com/cgibin/ob.cgi?version=hb5&book=2ki&chapter=3

孩子走了(王下四18-37)

最近,身邊一對年老夫婦失去了至愛的女兒,白頭人送黑頭人,我心裡非常難過,不時為他們一家祈禱.同時,我也看見一些弟兄姊妹在facebook寫上有關苦難的疑問.我想以經文作回應.

面對苦難的心情
精神科學者Elisabeth Kübler-Ross提出了哀悼的五個階段:否認,忿怒,討價還價,抑鬱和接受.書念婦人的兒子在她膝上遇世,的確難以接受的痛苦.她面對丈夫和先知僕人,都不約而同地否認傷心,只說:平安(23,26).當她見到以利沙時,卻難忍心中情緒,向神人埋怨:我何嘗向我主要求過兒子呢?我豈沒有說過,不要欺哄我嗎?(28)而且,她向先知求救,沒得他答應也不肯離開,表現她的決心和不肯放手.當然,我們會相像過程中,她如何難過.

面對苦難的心態
書念婦人做了什麼?其實,她什麼也沒有做.她沒有焦急地四處找醫生,沒有呼天搶地,沒有指導先知如何做,沒有...只有一心一意找先知,尋找神,等候神,說:我必不離開你(神)(30),表明無論神用任何方法,無論神給我們什麼結果,也必不離開神.感動我的,她不用跟著看發生什麼事,只是默默等候.

面對別人苦難的心態
以利沙承認自己並非全知與全能,最初也不清楚內情(27),他明白作工的是神,不是自己,沒有神的指示,他不敢做什麼.我相信他同時不斷祈禱,問神的方向.另外,他雖然面對婦人對他的埋怨和給他的壓力,心中仍然充滿憐憫,體諒婦人的心理變化,不但沒有隻字廢話和指責,反而默默為她工作.他以自己的體溫去拯救死去的小孩子,以自己的能量,溫暖去幫助人.原來助人最好的東西,不是什麼技巧,而是自己的本能和愛心.經文指”口對口,眼對眼,手對手”,”心對心”才是最好的方法.

喪親之痛,是眾多失去之首.我們的盼望是什麼?最終,兒子從婦人手上離開,也從婦人手上回來(37).我們生命中會在手上失去一些寶貝,我信神也會將更寶貴的東西放回我們手中.

借來的生命(列王記下六1-7)

兒時一個晚上,父母給我兩元到街市買菜.不料,當我在電梯大堂把玩這兩元硬幣時,一不小心,掉進了電梯門間的小隙縫.硬幣不見了.當時我怕爸媽大大責駡,心裡很是懼張之際.幸好,一位鄰居叔叔見狀,問我多少錢,二話不說,給我兩磈錢解圍.這經歷對我很深刻!

借來的
有人說,生命是借來的.不錯,生命中沒有一樣不是借來的,如時間,親人,兒女,金錢,因為沒有一樣可以完全被自己控制和擁有,甚至死後帶走.一刻的生命都是向神借出來的.神借這些東西給我們,幫助我們建立生命工程.正如先知門徒向人借來斧頭,為了建造房屋.(2,5)

糟蹋了
可是,很多人不負責任,將神借給我們的東西糟蹋:生命,時間,尊嚴,肉體,友誼,親情等.我想像不到為何先知門徒可以將斧頭掉在水中不見了.是的,我們有時都不明白自己為何糟蹋以上寶貴的東西.或許是愚蠢,是無知,是放縱,是自我.

拿起來
但神沒有放棄我們,仍然將我們需要的東西再次供應我們.先知以利沙以反物理的方式,令鐵斧頭浮上水面(6),叫門徒再拿起來.神也會用反常理,反定律的方式,挽回我們,拯救我們.很多人給我們見證過:從失意中得幫助,危在旦夕時得醫治,關係破壞後得重建,當中最大,就是主耶穌親自捨身,為了挽回我們失喪的生命(都是反常理),讓我們可以拿起自己”工具”,再次重建生命工程.

神不輕看憂傷愁苦的人,他像電梯旁的叔叔,隨時成為你的幫助.(詩四十六1)呼喚祂吧!


經文:http://www.o-bible.com/cgibin/ob.cgi?version=hb5&book=2ki&chapter=6

看見 (列王記下 六8-23)

眼睛叫靈魂之窗,表示眼睛可以接通心靈.心和眼是相通的.眼睛昏了,心也會昏了.心昏了,眼也未必可看清.這事跡就是有關”看見”,也不斷出現”看見”(原文)這個字

1)神使人看見祂的大能
以利沙的僕人,遇見危險時,只看見困難,立即說”哀哉”.但神人開他的眼睛,要親眼看見神所預備的火車火馬,何等浩大.(15-17)我們遇見困難,往往只會埋怨或哀嘆,可會看見神必預備?

2)神使人看見外在危險
神先叫以利沙”看見”(聽見)亞蘭軍將侵入境(9),之後更讓以色列王和軍隊看見(窺探)危險(10).人類無知像小孩,不容易看見危險.試探,誘惑,金錢,利慾,色情...都是危險,聖靈往往會提醒我們這是危險.可是,人往往自欺,以為沒所謂.

3)神使人看見自己的限制
神叫以色列王看見自己的弱小,逃避亞蘭大軍(10),也叫亞蘭王因為軍隊被騙到撒馬利亞,而知難而退(23).當人能夠看到自己的限制,明白人生不能強求,謙卑是自救的上策.

事跡中,有人看見,有人看不見,有人一時看不見一時看見.原來”看見”不易,只有持久地靠神才可看見.想起馬可福音八章,一個瞎子要耶穌兩次醫治,才能清楚看見.提醒我們要持之而恆,不斷地去”看見”.

經文:http://www.o-bible.com/cgibin/ob.cgi?version=hb5&book=2ki&chapter=6



我信,但我信不足(列王記下六24-七20)

這是個有趣的事跡.亞蘭大軍兵臨城下,令以色列陷入飢荒,出現食物(如多骨少肉的驢頭和粗糙的鴿子糞)變得價錢高昂,更出現母親吃親生兒子的情況.不過神不消廿四小時扭轉局面.當人面對困境時,會如何面對?

1.埋怨
以色列王埋怨神,這災禍是從耶華那裡來的,我何必再仰望耶和華呢?埋怨其實是向人或向神表達內心的苦痛,不過是反面的方式. 雖可稍為消弭少少痛苦,但隨之產生更大忿怒.(六33)

2.輕看神
軍長聽了以利沙的神喻後,沒有信靠,反而說即便耶和華使天開了窗戶,也不能有這事.(七2)即是說”沒可能 !”人常常以為自己的理性思維很奏效,去解釋一切,甚至為神解釋,最終都是失敗.軍長被人踐踏而死.原來輕看神(即少信),比埋怨神的懲罰更重.

我信,但我信不足(可十四24),我們可把握什麼?

1.不可能成為可能
神令亞蘭大軍聽到敵人的聲音,無原故地逃跑,令以色列人有機可乘.不是神的工作,如何令大軍撤走?比起民數記的記載,神令以色列人有肉(斑鳩)食,是次手法更奇妙(民十一31-34).我們在絕望中,以為不可能的,在神手中總會可能.

2.在不顯眼處顯神蹟
神沒有使用以利沙去變出食物,因為太顯眼了.反而使用四個痲瘋病人,通風報信,拯救全以色列人.其實想令王括目相看.我們太容易忽略了身邊和生活的微小細節和不顯眼處,其實都是神工作的地方.

馬丁路德的三個唯獨,指唯獨聖經、唯獨恩典、唯獨信心.聖經,要以信心去信;恩典,要以信心去領受.信心是人還可以(last),也只可以(least),回應神的方法.信,就是”仰望神”(相對以色列王不想仰望神)(六33),也就是不輕看神.借神學家巴特說:Let God be God,要讓神享有祂全能和崇高的位置.


經文:
http://www.o-bible.com/cgibin/ob.cgi?version=hb5&book=2ki&chapter=6
http://www.o-bible.com/cgibin/ob.cgi?version=hb5&book=2ki&chapter=7



誰令你得勝 (列王記下十三14-21)

我們每天受著世務和試探攻擊:性,情慾,貪念,說謊的咀,驕傲的心...究竟如何在屬靈爭戰中得勝?

靠人?
約阿施趁以利沙奄奄一息時,不忘依靠他,稱他為父,為以色列的戰車馬兵 .不錯,神可以藉以利沙去施行神蹟,拯救以色列於亞蘭人.我們可以依賴牧者傳道或屬靈人,給我們指引.(14-17)

靠自己?
約阿施同時靠自己,當以利沙叫他用箭打地時,他卻掉以輕心,用自己的理性(想著打地如多麼無聊).最後,他將來只有三次戰勝機會.(18-19)我們聽過很多道理,很多指引,讀了很多書,不過最終敵不過自我.試探,就是如此.

等奇蹟?
不過,即使以利沙是神人,也會死.我們還有誰可依靠?等奇蹟出現?最奇特的神蹟,死人骸骨叫死人復活,證明了一個事實.死人不會令死人復活.只有神在背後工作.其實,以利沙一生的神蹟非他所出,乃是神在幕後策動.


這是耶和華的得勝箭.(17)
一切的真正得勝,只能靠耶和華,甚至戰勝死亡.我聽過很多病床的見證,或其他生命見證,都說明同一道理:耶和華是我們的得勝.

經文:http://www.o-bible.com/cgibin/ob.cgi?version=hb5&book=2ki&chapter=13






人性是什麼?(列王記下十九章)

一家四口滅門的殺人犯與風水師陳先生,有什麼分別?本質上,沒有分別,都是貪婪,都是謀財害命.不過,一個手法原始,一個手法(較)文明.人性是什麼?

苦難盡頭,是拯救的開始
這段經文在聖經竟出現過三次(歷代志下三十二及以賽亞書三十七章),表示它對以色列人的重要性.這是民族史上受最大的恥辱和危難的時候,甚至被亞述王駡吃屎喝尿(十八27).但神以神蹟拯救他們,為他們殺了十八萬五千人亞述大軍.當你大難臨頭,受奇恥大辱時,想起誰?想起神嗎?苦難盡頭,是神蹟開始.因為,神蹟,就是神(工作)的痕跡.你肯仔細看,會發現的.


人性盡頭,是尋找神的開始
亞述王滅盡列國,辱罵所有神,人神共忿!表面上,他心中只有自己和利益;天不怕,地不怕.但當他看見大軍潰於一旦,卻立即找鷹神尼斯洛(最後也難逃劫數).希西家同樣找耶和華,創造天地的主.這是人性!不同的,他找得對.你找得對嗎?你要騎在什麼事或誰的肩頭上?人性盡頭,是永恆的開始.因為,當人知道人的有限,會渴求永恆,而只有永生神才掌握永恆.


人性何尋?人性是對神(他者)的醒覺或頓悟,知道舉頭三尺有神明.很多”宗教”都大底如此.不過,我們所信的基督,親自從神降身為人,體會人性,犧牲自己,拯救我們,又以其神性,從死復活,戰勝死亡,安置永恆的真諦在我們心裡(傳三11).有限的人,可知人性有多少?要認識人,先要認識真神(基督);認識神,才會認識真人性.

當趁耶和華可尋找的時候尋找祂,相近的時候求告他.(賽五十五6)人性,從尋找神開始!

經文:http://www.o-bible.com/cgibin/ob.cgi?version=hb5&book=2ki&chapter=19

None of Your Business (歷代志下廿六3-23)

以賽亞在烏西雅王崩那年見異象,心裡卻充滿感慨,說:禍哉、我滅亡了.因為我是嘴唇不潔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 .(賽六5)可能,他一直反覆思量烏西雅的一生和下場.

成與敗
烏西雅王一生大起大落.成者,因為尋求耶和華,接受撒迦利亞的指示.(5)敗者,因為他驕傲,以為一切的成就,掌握自己手,凡事都想插手,進入聖殿燒香,證明自己的實力.成者,所有事非我的事,乃神交托,靠神能力和恩典.敗者,事事關自己事,自己擁有,靠自己能力.事業如是,前途如是,兒女如是,感情如是,財產如是.

明與暗
明是驕傲,暗是謙和.愈謙虛(當烏西雅還是十六歲的少年人),愈得名聲(15);愈驕傲,愈被當世和後世所遺棄(22-23).愈想尊榮,愈是羞辱(額前明顯的痲瘋)(參民十二10,米利暗得大痲瘋);愈是謙和(參民十二3,摩西的謙和),愈得尊榮.尊榮以前,必有謙卑。(箴言十五33)內心愈想收藏的惡念,愈被彰顯.明與暗,是吊詭的.

反省:
1)人愈大,愈老氣橫秋,要有赤子之心,心存謙卑
2)人生所有事,非人能掌握,因為根本”不是你的事” (none of your business)(18)
3)"是祂(神)的事” (His business).要尋求神和祂的非常幫助 (15),聆聽一些屬靈人的意見

經文:http://www.o-bible.com/cgibin/ob.cgi?version=hb5&book=2ch&chapter=26

米高積遜終年五十,希西家終年五十四(列王記下廿1-11)

米高積遜,年不過五十而死,震驚世界.希西家年僅三十九,也面對死亡威脅.人最大的恐懼是什麼?不外死亡,敵人,失去權力...他一時統統面對,你會如何面對?


學習希西家的祈禱
a)個人獨處:他患重病,不能動彈,只有轉臉朝牆獨處祈禱.(參可六45-46)
b)深信神掌管:沒有直接呼求神續命,深信神才可以掌管生命一切.(參太六27)
c)憂傷痛悔:在神面前痛哭,因為憂傷痛悔的心,神必不輕看(參詩五一17)
d)完全正直:平日作事誠實無偽,禱告並無心虛.(參提後六4-8)
e)自知之名:懂得向神要求兆頭,自知信心不足,求神幫助;相對亞哈斯卻不肯.(參賽七10-12)
f)感恩祈禱:祈禱後讚美主.(參賽三八10-20)

認識神的回應
a)神珍惜人的眼淚,顧念人的需要(參詩五六8)
b)神回應祈禱時,自有方法和計劃,因祂創造,掌管空間時間:三天,十五年,日影的十度... (參書十12-14)


希西家一生五十四年,大都作神看為”善”(towb)的事(3), 原文中的"善"與創世記中,神看為”好”(towb),乃同一個字.”祈禱”表現神與人的完美關係,這關係靠不斷的祈禱去維繫.如此,神的掌管(好),與人的順服 (善),建立一個”美善”的關係.


烈火.依靠心(但以理書三13-30)

你感到生命一直被無奈地安排嗎?可有向所謂現實低頭嗎?

低頭不低頭
金像使人想起奧斯卡的小金人.但尼布甲尼撒的金像比真人還要高大十五倍(1).金像代表個人榮辱,澎漲到一個不可收拾的地步.金像也代表難抵抗的惡勢力,如金錢壓力,老闆威迫,別人眼光,社會籲論,情慾誘惑...有時你視線迷糊,看不出端倪,因為”金像”會被重新包裝,正如金像前的歌舞作樂(5).向金像不低頭?難呀!

依靠不依靠
沙得拉(王公貴族),米煞(王的客人),亞伯尼歌(尼布的僕人),名字以王為中心(無奈地改巴比倫名字),但內心卻以神為中心:a)真依靠,不用妥協(”不必回答你”)(16),也不胡亂呼求,只因他們平素已磨練出一種信靠的心,不會在危難時才懂得求救(參一章);b)真依靠,不因特殊情況,而強求神蹟出現,”即或不然”(18)(事情不以自己的理想實行),也不低頭.

看見不看見
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三人與尼布甲尼撒最大的分別,是什麼?後者只會在火裡(危險裡)或其他屬靈人身邊(作為旁觀者),才”看到”第四個人(神子),但前者卻在生活每一處,每一刻,都能與”第四個人”同行,沒有受捆綁地遊行(25),打造依靠的心.你感受到你身邊神子在,為你擔當任何結果嗎?

相信沒有”別的”神(29),卻信祂會有”別的”方法和結果(斯四14). ”你從火中行過、必不被燒、火燄也不留在你身上。 ”(賽四十三2)



經文:http://www.o-bible.com/cgibin/ob.cgi?version=hb5&book=dan&chapter=3

信靠=有焦點(但以理書六6-23)

風水師不顧廉恥,為金錢露出猙獰狡猾的面孔.
土霸王為了金錢利益,莽顧青年人改過自新的機會.
金融家和企業家有如猛獸,對平民百姓打工仔,剝削再剝削

我們每天面對黑暗與光明之戰!正如瑪代波斯的官員與但以理,是黑暗與光明的爭鬥!看見瑪代波斯的官員千方百計,扭盡六壬去陷害但以理,可是但以理卻毫無埋怨不公不義,因為他持正確焦點.這焦點幫助他能夠堅持...

堅持禱告(10-11)
焦點是耶路撒冷,就是以色列聖者的聖山.祈禱就是最好的事奉,也是認識神的良機,禱告是一種關係,同時校正焦點

堅持事奉(16,20)
但以理被確定為永生神的僕人.作為僕人,指選擇投靠(焦點)那一方,將生命獻給那一方.在黑暗與光明之間,他投靠光明,在今世與永恆之間,他選擇永恆.

但以理以祈禱生活與神建立持久的關係,在生命抉擇時選擇永恆.他找對了正確的焦點,不為獅坑的危險所動.這是信靠吧!(23)信靠,簡言之,找著焦點,才能堅定不移.

教會(母會與子會)發生了些問題,鼓勵彼此觸緊著正確焦點,減少無謂理論,無矢放的,才能安然脫險.


經文: http://www.o-bible.com/cgibin/ob.cgi?version=hb5&book=dan&chapter=6

本.份(但以理書 四 19-37)

從一個夢開始...解夢...尋人生夢.

人的”本” (gift)
可想過為何是中國人,生於香港,生活在這個家,有這個丈夫或妻子,帶著獨特的過去,經歷與人不同的遭遇?人如雪花,有不同形狀.這是人的”本”,廣東話叫”老本”.這”本”是由神所定所賜,沒有辯爭.”至高者...要將國賜與誰、就賜與誰”(25,32).因為神像陶匠要塑造你.認識自己,先認定自己的”本”.而不要忘”本”.

人的”份” (role)
人有什麼”本”,就有什麼”份”.”份”乃是人從自身的"本"生出的角色和責任.「因為多給誰,就向誰多取;多託誰,就向誰多要。」(路十二48)尼布甲尼撒有王的”份”,卻沒有盡他的”份”;儒家指的”君不君”.他的”份”就是「施行公義斷絕罪過、以憐憫窮人除掉罪孽。」(27),即彌迦書的「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有”本”而無”份”的人有禍了.他的結局,要被神討回他的”本”,失去王位.(32,33)

人的”價值” (value)
人的價值不是與身俱來,乃是由個人歷史,際遇和品格建立的副產品.所以,都是由神所賜予.正如尼布甲尼撒沒有盡其份,唯有被神奪去他作為人的價值,成為野獸.(25,32,33)最終,神再次使榮耀威嚴和光耀復歸於他.(36)自身價值源於”本”,在於履行”份”,價值在神手裡,祂看我們為寶為尊,乃出於祂對人的愛.(賽四十三4

什麼是驕傲?自以為擁有的東西是應”份”的.
什麼是嫉妒?強求不屬自己的”份”.以上兩者都叫做過”份”.
什麼是謙卑?接受神所賜的”本”,盡神所予的”份”.(34-37)


經文: http://www.o-bible.com/cgibin/ob.cgi?version=hb5&book=dan&chapter=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