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義是本於信,以致於信.如經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羅一17)

2010年1月25日星期一

等你回頭看祂一眼(列王記上十八20-40)




生命是個謎,很多時候沒有答案。為何遇見失敗?為何生老病死?為何苦難禍患?人在迷茫中,感到抑鬱,聰明一點的人,就追隨不同宗教,嘗試找出答案。答案在那裡?

生命的顛簸
以色列人上至帝王亞哈,下至平民百姓,都跪拜巴力,目的是解決人生問題(如務農)。可是,當天旱三年零六個月,百姓不斷祈求巴力,巴力也沒有給他們什麼好處和回應。為何他們仍然對巴力死心塌地?或許,宗教變成他們心靈一刻的慰藉,心理作用多於實際。其實,以色列人內心世界很矛盾,徘徊在耶和華和巴力兩隻船之間(21)。我們也是如此,面對人生逆境和困難時,總是三心兩意:瑪門與上帝,成功與失敗,信靠與信自己...種種不穩定不但不會帶給我們多幾分安全感,反而令生命更顛簸,繼續抓著虛無的東西,自以為聰明,實在自欺欺人。

有關係的神
表面上,巴力先知與以利亞各自向他們的神"作法",沒有大分別。巴力先知花上很長時間(由上午至黃昏)不斷祈禱,敬拜跳舞,克苦己身。其實我很欣賞他們對巴力的委身(甚至毀身)。不少宗教也如是。不過,當聖經詳細地描述以利亞如何預備祭壇:用十二塊石頭(代表神設立十二支派)作基石,挖溝,擺柴,把牛犢切成塊子(代表神建立律法),盛水倒水(當時水很珍貴,代表重視),一次兩次三次,祈禱求應允...表達了一個重要信息---耶和華是與人有關係的神,是歷史中與人有關係的神,是歷史中與人有關係,並且回答人(應允的原文)的神。原來,答案是與神不斷對話交往的關係過程。很多宗教以哲學和知性解答生命的問題,但基督教信仰以人神關係,去回應生命的問題。這關係的高峰是基督由神降身成人,與人建立更親近的關係。


答案?聖經只有輕輕帶過耶和華降下火來,燒盡一切。似乎過程比"答案"更重要。我們不知過程有多長,正如不知生命有多長。但我們可以選擇生命有多豐富。祂是個等候人的神,雖然耶和華的祭壇荒廢,先知只得一人,祂仍然默默等候人回頭看祂一眼(37)。你呢?


經文: http://www.ebaomonthly.com/bible/bible_cuv.php?book=11&chapter=18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